你如何评价国画大师萧龙士关于兰花的相关作品?萧龙士安徽萧县人 萧老的兰花 博取各家之长 所画蕙兰 寥寥数笔 错落有致 深厚挺拔 气旺质坚 寓刚于柔 寄动于静 情 神 趣兼备 同时他所画的荷花也非常好 还是位百岁寿星可否推荐几位当代画兰花的水墨画大师?兰外形简洁素雅,叶细長柔软,花姿优美,素淡幽香,自古文人喜种兰,赏兰,画兰,写兰,有很深的兰花情结,通过借助兰寄予情感和节操
你如何评价国画大师萧龙士关于兰花的相关作品?
萧龙士安徽萧县人 萧老的兰花 博取各家之长 所画蕙兰 寥寥数笔 错落有致 深厚挺拔 气旺质坚 寓刚于柔 寄动于静 情 神 趣兼备 同时他所画的荷花也非常好 还是位百岁寿星可否推荐几位当代画兰花的水墨画大师?
兰外形简洁素雅,叶细長柔软,花姿优美,素淡幽香,自古文人喜种兰,赏兰,画兰,写兰,有很深的兰花情结,通过借助兰寄予情感和节操。兰幽香清远,生长在幽谷净土,开放在人们理想境界中。选几幅现当代名家画的兰。潘{练:pān}天寿
王(澳门博彩wáng)雪涛
娱乐城卢坤峰(繁:峯)
陈佩秋
于非闇(pinyin:àn)
张[zhāng]立辰
白焦亚博体育《读:jiāo》
你认为谁的兰花画的最好?
谢谢悟空的邀请,我是头条号《易花得木》的作者花木君,就兰花绘画我谈谈自己的看法:古代挥毫泼墨画兰花的名家,以鄙人浅见,当以郑板桥为佳
兰花和梅花、竹子、菊花被称为“花中四君子”,同菊花、水仙、菖蒲被誉为“花草四雅”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文化鉴赏历史,是文人君子气质的代表花卉。兰花具有端庄之相,飘逸之态,又兼王者之香,仙人之神,因而古往今来,以笔墨绘画兰花的画家不胜枚举,从传世作品来看,其中佼佼者有十人之多,我们略微撷拾几幅进行对比。(南宋 马麟 《兰(繁:蘭)花》)
现存最早的兰花绘画,大概是南宋画家马麟的《兰花图》,马麟,河中(山西永济)人,著名画家,“南宋四大画家”之一马远之子,擅画人物、山水、花鸟。用笔圆劲,轩昂洒落,画风秀润《繁:潤》处过于乃父。这(繁体:這)幅(练:fú)兰花图是描绘的蕙兰,布局章法严谨,用笔简洁疏淡,花姿优美。
(南宋赵孟(练:mèng)坚《墨兰图》)
南宋描绘兰花当以赵孟坚为佳,赵孟坚(1199年-1264年),字子固,号彝斋;宋宗室,为宋太祖十一世孙,擅梅、兰(拼音:lán)、竹、石,尤精白描水仙;宋朝灭亡之后,他开始画兰花来表示自己的清高。他的这幅兰花从诗词来看,一葶一花,应该是春兰{练:lán},阴历六月开花,反其道而行之,似乎在表明不随波逐流。从绘画风格来看,画面清丽秀雅,淡墨微染,笔力刚劲,笔意绵绵,气脉不断,应该是赵孟坚画兰的经典之作。
(宋(拼音:sòng)末 郑思肖 墨兰图)
郑思肖(1241年—1318年),宋末诗人、画家,连江人。原名之因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国姓【练:xìng】“赵”的组成部分。字忆翁,表示不忘故国;号所南,日常坐卧,要向南背北。郑思肖擅长作墨兰,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,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。这幅墨兰图,笔力刚劲,直抒胸臆,孑然独立,卓然不《bù》群,象(pinyin:xiàng)征不予妥协的文人气节
(元代 赵雍 《著色兰竹图【练:tú】》)
赵雍(1289年-1369年),字仲穆,吴兴人,元代书画家,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次子, 擅山水,尤精人物鞍(pinyin:ān)马。这幅[fú]传世兰竹图,布局合理,姿态优美,犹如竹兰在风中摇曳,清秀飘逸,生意盎然,然(练:rán)而清婉有余,气节不足。
(明澳门银河 徐渭 墨《pinyin:mò》兰图)
徐渭(1521年3月12日-1593年),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青藤老人、青藤道士等,绍兴府山阴人,明代三大才子之一,多才多艺,一生坎坷,在诗文、戏剧、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,是【拼音:shì】中国“泼墨大写意画派”创始人、“青藤画派”之鼻祖,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,不求形似求神似,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竹石无所(suǒ)不工,以花卉最为出色,开创了一代画风,对后世画坛(如八大山人、石涛、扬州八怪等)影响极大。这幅兰花图是其写意代表作,肆意挥洒的笔法和沉着工整的书法(读:fǎ)题跋相得益彰,酣畅淋漓,恣意纵横,直抒胸臆,颇有横扫千军舍我其谁的之气势。
明 文徵明 兰竹图(局部(读:bù))
文徵明(1470.11.28—1559.3.28),原名璧,字徵明,明代杰出画家、书法家、道家、文学家。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《繁:絕》”的全才,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[pinyin:yín]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这幅兰竹图,用笔细腻,布局繁密【拼音:mì】,节奏舒缓,清雅秀丽,功力娴熟,韵味十足。
郑板桥(1693-1766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为“扬州八怪”重要yào 代表人[练:rén]物。郑板桥一生只画兰、竹、石,自称“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青之竹,万古不败之石,千秋不变之人”。其诗书画[繁体:畫],世称“三绝”,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
郑板[繁体:闆]桥的兰花,飘逸潇洒,气韵飞动。常常在山石上成簇丛生,或者单独成丛,通过(繁:過)笔锋的变化呈现出兰花叶子的容姿仪态,灵动而富于法度;利用焦【练:jiāo】墨来体现兰花的柔韧与筋骨,优美而有风采;花瓣采用淡墨勾画,掩映在兰花叶子之间,错落有致,形成很好的虚实关系,同时善于留白,整体构图空灵优美,蔚然成趣,欣赏郑板桥的兰花,能感受到流动的气韵和高雅的气节,因而,以鄙人陋见,当以郑板桥为佳。
以上回答,纯属个人看法,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,阅历和见识不同《繁:衕》,自然不【读:bù】能要求大家同见,希望能作为[繁:爲]参考而已。喜欢的话欢迎转发点赞,谢谢~!
(答完题,寻找图片piàn ,整理思路,才发现已经过去四个小时,确《繁:確》实不【拼音:bù】易啊!)
澳门新葡京2019-9-4易花得木
本文链接:http://10.21taiyang.com/Health-Conditions/10273308.html
窗帘上有鹿的图案好不好《练:hǎo》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