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为什么有周期性?经济周期理论,一般有康德拉季耶夫周期(50-60年)、库兹涅茨周期(建筑周期,15-25年)、朱格拉周期(9-10年)、基钦周期(库存周期,3-4年)。同时一些细分领域也有对应的周期,例如金融周期,信贷周期,技术周期,产品周期等等
经济为什么有周期性?
经济周期理论,一般有康德拉季耶夫周期(50-60年)、库兹涅茨周期(建筑周期,15-25年)、朱格拉周期(9-10年)、基钦周期(库存周期,3-4年)。同时一些细分领域也有对应的周期,例如金融周期,信贷周期,技术周期,产品周期等等。所谓周期,就是循环往复,有涨有跌,不断波动,而后回归,再波动的状态,就像正弦余弦函数。周期之间相互嵌套,叠加,有时形成共振,有时波幅抵消。一、形成周期的原(读:yuán)因
从经济活动参(繁:蔘)与者的行为极速赛车/北京赛车来探讨形成周期的原因。
第一{练:yī},时滞。
时滞分为认知时滞(拼音:zhì),行动时滞和作用时滞。认知时滞,是从经济现象发生到人们认识到并进行分析解读的时滞;行动时滞,是从人们从认知(读:zhī)分析到采取行动应对该经济现象的时滞;作用时滞,是人们的行为对于经济发生实质作用的时滞。从经济现象发生到参与者的应对行为发生作用的时滞过程中,经济已经(繁体:經)逐步发生变化,跟最初认知之zhī 时的画面已经变了,所以当时的决策针对现在的经济情况可能不再适用,进而造成经济波幅可能增大
比如,政府在经济收(练:shōu)缩之时采取财政扩张政策,结果财政扩张真(拼音:zhēn)正落地并开始发挥作用时,经济已经开始转好了,而财政扩张使得经济向反方向偏【pinyin:piān】离,造成经济过热,又不得不加息应对。政府对于经济的相机抉择,逆周期调控,可能是加剧经济波动的原因。
时滞的产生,确有一[练:yī]部分客观原因在。因为群体宏观行为的结果是逐步显现的,在极值处最明显,但在逐步靠近极值的过程中,个体很难判断出群体的走向,所以并没有采取极值处的应对措施,而正是因为这一点,才使得群体行为[繁体:爲]顺势走向极值。
每次收益率接触上轨,某类资产就见(繁:見)顶回调。
每次10y-2y利差触底,收益率曲线极端平坦甚至倒挂【练:guà】(此时私人部门没有人愿意放长贷,对经济中长期极度悲观),波动率飙升、标普见顶;利差扩大到2.5—3的水平时,回调结束、波{读:bō}动【pinyin:dòng】率回落、重启牛市。
澳门金沙第二,预期超调(diào)。
经济参与者是人,消费者、工人、金融机构、企业、国家机器都是人构成的,都摆脱不了《繁体:瞭》人性的束缚。人具有预期超(拼音:chāo)调天性,这种天性在群体行为中被无限放大,导致经济波幅的扩大。关于预期超调的原因,在投资思想03(【道】投资思想03:群体宏观行为特征——预期超调)中有所阐述。
第三、短视[繁:視]。
人总是倾向于把短期现象当作长(繁体:長)期趋势。
产能周期:短期(pinyin:qī)需求起(pinyin:qǐ),价格涨,生产者建厂新建生产线,产能过剩,缩减产能,亏损,倒闭……
库存周期qī :短期需求起,价格涨(被【练:bèi】动去库),生产者扩产囤积存货(主动补《繁体:補》库),过剩(被动补库),倾销(主动去库)……
第四、学《繁:學》习效应谬误。
群体具有学习效应,但是学习效应看似是通过学习逐步理性,但往往结果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非理性。
学习效应谬误之一【拼音:yī】:过于谨慎后反转的报复性反弹
上一条中的产能和库存周期,如果一个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或几《繁:幾》轮完整的产能或库存周期,经历了行业的洗牌,生产者多多少少会对行业周期性波动有一些认识,所以再次经历需求起来时,扩产的决策更加谨《繁:謹》慎了,看起来是更理性了,但是如果再次经历的是一波巨大的需求,厂商的谨慎反而会造成短期内供需极度紧张,价格暴涨。正如本公号第四篇文章(半导体、光伏上游材料产能周期逻辑简析)中所说,本轮半导体大硅片、光伏硅片上游多晶硅料、单晶生长炉中的等静压石墨等等,就是因为厂商一开始看不清是否是中场期可持续的需求,经历了上一轮行业周期,对扩产过于谨慎,且扩产周期、生产周期过(繁体:過)长,共同导致供需极度紧张维持且价格暴涨。继续向后推演,当大多数厂商受到价格暴涨刺激,意识到此轮行情的火爆之时,“态度反转的报复性反弹”又会导致一波扩产潮,不可避免的又会产能过剩,这就是学习效[pinyin:xiào]应导致的另一种非理性。
学习效应谬误二;逻辑推演快于宏观信号后的报复性【练:xìng】反弹
个体从之前的周期中总[zǒng]结出来的决策框架,在下次决策之时逻辑推演时滞缩短,同时希望提前着手应对极端情况,但是行为过于超前,迟迟得不到群体宏观行为的验证,宏观信号不配合导致认知反转的报复性反弹,决[繁体:決]策立即转往相反方向。
下面的例子来源于凌《繁体:淩》鹏的《策略投资方法论》:
投资者经历了2008-2010年的洗礼,进入2011年,“经济下滑-约束放宽-政策放松-经济预期改善”的投资框架以及成为投资者的思维(繁体:維)定势。并且在学习效应下,许多投资者相信股市会越来越反应提前预期,因此选择在这条传导链条前端出手,以享受最大的收益。结果,2011年先后出现了经济回落、约束放宽的信号和政策放松的信号,按照传统的框架思路,这三个信号都应该是买入的时机,皇冠体育但实际情况确是,即使投资者等到政策放松拐点显现之后再出手,也要承受相当大的投资损失。
图片来源:《策略投(拼音:tóu)资方法论》,凌鹏
在2011年(拼音:nián)10月政策出现拐点之后,成长股并没有超[chāo]额收益,反而加速下跌。从2008-2010两次行情来看,每当政策放松之时,市场都会形成流动性放松的预期,并且会热炒成长股,主题投资盛行,但是2011年10月中旬出现政策拐点之后,成长股飞弹没上涨,反而加速下跌。
2011年投资者按照原有框架投资屡屡失败的症结是:投资者的惯性逻辑在加快推演,而基本面的实际演绎却在变慢,投资者预期(拼音:qī)发生的变化迟迟不得验(拼音:yàn)证,最终反而加剧了悲观预期。经过了2008-2010年的两轮行情,学习效应使得投资者对该框架的逻辑推演不断加快,有的人将经济预期改善作为股市投资的信号,有的人将政策转向当作投资股市的信号,有的人将经济下滑当作投资股市的信号。但基本面的实际情况是:各个关键节点的传导时间明显变慢。
二、周期波动的中《zhōng》枢
经济周期澳门威尼斯人是围绕一个中枢的波动,那么中zhōng 枢是一条横线吗?未必。周期是嵌套的,小级别周期的中枢取决于大级别周期的波动,或者说,小级别周期的中枢也是在进行周期波动的。经济周期只是短暂的人类历史的周期,在大一个级别是生物发展的周期,最大的周期是宇宙的周期。
三、周期之内,一澳门新葡京切《pinyin:qiè》皆内生
周期的力量在于,周期之中zhōng 的一切个体的一切行为都包含其中,即使其中[练:zhōng]某阶段出现某个个体有力量逆趋势行事,并且能扭转趋势,那么这也是周期内生的结果。每个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,都是历史选择出来的。不[pinyin:bù]选A就选B,不选B就选C
总有一个人会承担这个责任。周期之内,一切【练:qiè】皆为内生,周期中如果有外【pinyin:wài】生因素,那么这个外生因素也是上一更大级别的周期的内生因素。
本文链接:http://10.21taiyang.com/Health-Conditions/13316345.html
下列关于经济波(bō)动的叙述中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