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会外联部二轮面试是怎么回事,与一轮有什么区别?一般情况下,所谓的二轮面试就是复试,没什么不同,但是问的问题可能相对来说更加有针对性,基本上会再淘汰一些。不过还好,也不会出现什么太困难的事情,只要表现好你自己就ok了
学生会外联部二轮面试是怎么回事,与一轮有什么区别?
一般情况下,所谓的二轮面试就是复试,没什么不同,但是问的问题可能相对来说更加有针对性,基本上会再淘汰一些。不过还好,也不会出现什么太困难的事情,只要表现好你自己就ok了。如果有什么困难,你可以选择到校友邦论坛去寻求帮助哦。面试的时候在最后一轮挂掉,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
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。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,过去十来年了依然记忆犹新。我当年是保送研究生,本科期间没有参加过双选会,对就业没有太多概念,也不怎么关注。研三上学期进入就业季后,发现就业并不像想象中容易,虽然可以去的地方很多,一些企业张口就问签不签,但自己真正看好的单位却寥寥无几。
大概9月份时来了一家外企,属于业内top4的企业,此前去的人都评价,这个地方薪酬高、工作压力不是很大(那个时候行业比较[繁:較]景气,现在据说也在裁员了)、而且培训体系很完备,去了以后进步会很快。这样的企业肯定是大家[繁体:傢]竞争的目标了。就算是它限专业,也有好几百人报名。
企业在学校的招聘工作大概有三轮,先是筛选简历,这样大概就只剩下不到一百人,然后是英语笔试,用的是GRE的题型,但整体不是很难,这样又世界杯筛掉了一半。最后是面试,面试的时候也有英语口语环节,我英语不太好,但面试(繁体:試)前准备了一下,也勉强过得去。
整个招聘工作用了大概3天时间,第四天,公司公布了入围名míng 单,一共十个人。我幸运地入围了(事后看世界杯也不算幸运了)。不过我个人感觉自己整个应聘过程表现一般,能撑到最后可能主要还是靠简历。
几个HR临走的当天,邀请我们入选者吃饭。先是恭喜我们入围,但也说这次名额并没有最终确定,可能招10人,也可能招8人,需要回公司后研究确定。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很轻松,因为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,饭桌经验开云体育也不丰富,所{suǒ}以话也不多,不过我了解到入围者中有4个本科生,我当时就觉得我作为研究生应该比较稳当吧。
这一餐之后,连续2个月没有(拼音:yǒu)得到任何消息,打电话给HR,答复是他们现[繁体:現]在轮休。在这期间,又陆续来了一些不错的单位,但我都没有太重视。
大概11月中下旬,公司录用通知下直播吧来了,十个人录用了8个,但没有我。后来我找一个入选者在签约的时候帮我打听一下我落选的原因,HR说是一(拼音:yī)开始就觉得学的专业有一定差距,只是因为我成绩比较优秀才把我留到最后,后来吃饭的时候发现我这个人性格偏内向,不太适合他们工作需要,所以就最终把我pass掉了。这最后的一场饭局,对我而言才是真正的面试最后一关。
虽然后来我签了别的单位,最后又选择了留校,但澳门永利这些过程都波《pinyin:bō》澜不惊,只有应聘这家企业算是我人生唯一的一次正式应聘,最后一环的落榜也让我耿耿于怀很长时间。现在再回想起来,只能感叹,这都是命。
本文链接:http://10.21taiyang.com/Scooters/1709272.html
面试技巧和{hé}注意事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