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就是所有者权益吗?对,投入的资本是实收资本,利润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、任意公积,各种途径的得到资本公积和利润等,是组成所有者权益的整体。自有资本和权益资本是一个概念吧?如果不是的话区别是什么?~?不是一个概念
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就是所有者权益吗?
对,投入的资本是实收资本,利润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、任意公积,各种途径的得到资本公积和利润等,是组成所有者权益的整体。自有资本和权益资本是一个概念吧?如果不是的话区别是什么?~?
不是一个概念。自有资本=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 资本公积 未分配利润 权益资本=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“盈余公积《繁体:積》”是用于公司发展的,不能分配,原则上属于公司(法人)资本,而不属于所有者权益(权益资本)。这部分只有公司注销时才可以还原为所有者权益。盈余公积虽然可以转增资本,变为权益资zī 本,但那时已经不是“盈余公积”了。未分配利润同样,在分配前暂不属于所有者权益,而是公司代管的法人资本。
怎么用通俗的方式解释“资产=负债 所有者权益”?
这个我可以解释,哈哈。先来个铺垫,讲讲财务上的所有者权益是什么[繁:麼]。
企业是属于投资者(即所有者)的,所以企业账面的一切都是属于企(pinyin:qǐ)业所{pinyin:suǒ}有者的,账面的资产、负债全部都是所《拼音:suǒ》有者的。
所有者创办企业[繁:業],最关(繁体:關)心的是什么?肯定是真正属于他的是什么,即所有者权(繁:權)益。
所谓的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指的是企[练:qǐ]业的“净资产”,就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xiǎng 有的剩余权益。
铺垫完毕,举例来说明为什么会有恒等式资产=负债 所有者权益(pinyin:yì)。
举(读:jǔ)例1:想象一下,一家刚成立的企业,它的一切都是空的,都是零。
对于投资者(即所有者)来说,他的所有者权益{yì}就是0。
首先这家企业的起步资金{pinyin:jīn}便是投资者(即所有者)创办企业注入{读:rù}的资金1000万,即实收资本。
那么财务澳门博彩账上就一笔账(拼音:zhàng):
借jiè :银行存款 1000万
贷{练:dài}:实收资本 1000万
现在对于这[拼音:zhè]家企业来说,他{练:tā}的所有者权益就是(shì)账面上的资产,即所有者权益=资产。
(体《繁:體》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是:所有者权益【拼音:yì】为实收[pinyin:shōu]资本总共1000万,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便是存在银行账户里的1000万。)
后来这家企业够牛逼,不向银行借款,也不拖欠供应商的钱,员工报销当天给,员[繁体:員]工工(gōng)资当月发放,税款也不用交(别管合不合理,总(繁体:總)之,一切假设只为说明这家企业没有任何负债产生。)
然后企业要买一批电脑100万,好,买吧,银行立刻(pinyin:kè)支付。
那么财务账上就再多一笔《繁:筆》账:
借:固定【读:dìng】资产 100万
贷:银行存(cún)款 900万
现在对于这家企业来说,他的所有{练:yǒu}者权益就是账面上的资(繁:資)产(繁体:產),即所有者权益=资产。
(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是:所有者权益为实收资本总共1000万,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便《读:biàn》是存在银行账户里的900万和买(繁体:買)成100万的电脑。)
再然后企业要举行年会100万,好,举行吧,年会费用当即银{pinyin:yín}行支付。
那么财务账上就再多一《读:yī》笔
借:管理费用 100万[繁体:萬]
贷:银行存款(练:kuǎn) 100万
管理费用会结转,最终{繁:終}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里,如下:
月结(繁:結)分录 借:本年利润 100万
贷:管理费用 100万(繁:萬)
年底结转本年利润到未分配利润里 借:未分【pinyin:fēn】配利润 100万
贷[繁:貸]:本年利润 100万
现(拼音:xiàn)在对澳门金沙于这家企业来说,他的所有者权益依旧就是账面上的资产,即所有者权益=资产。
这笔账比较有意思,也是需要着重解释的:年会费用的支出导致(繁体:緻)所有者权益(最开始的实(拼音:shí)收资本)有一部分花掉了,以年会费用的形式支出了,这笔费用的消耗是所有者经营企业需要承担的成本费用消耗,像员工办公、工资支出,这些本身就会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减少。
(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是:所有者权益为实收资本1000万及未分配利润-100万,合计900万,所有者权益的表【练:biǎo】现形式便是存在银行账户里的800万《繁体:萬》和100万的固【拼音:gù】定资产。)
好,到这里【练:lǐ】我们继续顺着思路往下走:
企业【pinyin:yè】再牛逼也架不住员工能花。
年底了,员[繁体:員澳门威尼斯人]工的奖金工资总共是1000万。
财务一看,银[繁体:銀]行账户只剩下800万了,还差200万怎么办《繁:辦》?于[繁:於]是和员工商量,先发800万。老板已经在去银行的路上了,等他借到了钱剩下的200万马上发。
好,财务于是记账(繁:賬):
借:管理费用(yòng) 1000万
贷:银行{读:xíng}存款 800万
应付职工薪酬 200万《繁体:萬》
管理费用会结转,最终会体《繁体:體》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里,如下:
月结《繁体:結》分录 借:本年利润 1000万
贷:管理娱乐城费用[yòng] 1000万
年nián 底结转本年利润到未分配利润里 借:未分配利润 1000万
贷:本(读:běn)年利润 1000万
企业终于《繁体:於》有了负债:200万,欠员工的。
现在对于这【pinyin:zhè】家【练:jiā】企业来说,他的所有者权益{读:yì}变成了账面上的资产-负债,即所有者权益=资产-负债。
(体现在资(繁:資)产负债表上就是:所有者权益为实收资本1000万及未分配利润-1100万,合计-100万,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便是100万的(读:de)固定资产和欠员工的200万工资《繁体:資》。)
目前企业现状是即使所有者可以把电脑原价卖出(chū)去来偿还员工的工资,那也只够偿还100万,还欠着员工的100万呢,这便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内涵,指的是所有者能够真正拥(繁:擁)有的净资产。
综上,是不是很好理解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“净资产”,是指企业所有者真正拥有的部分,就是企业【练:yè】资产扣(繁:釦)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(繁:餘)权益。
即恒等式:资产=负债 所有者权(繁:權)益。
所有者权益=资产-负债[繁:債]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人说,我还是不明(míng)白,我懂你说的那个理。我已经能理解:所(读:suǒ)有者权益=资产-负债了,可是为什么会恒等呢?
那是因为在会计上有句话叫[练:jiào]做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,你的每笔科目都是这么写出[繁体:齣]来的。
对于企业,就是一张资产负《繁:負》债表来说,是从零开始的。
之后你记录的每笔科目,借贷便是增减,一笔分录的意义无非以下几种:
1、资产增加(pinyin:jiā),资产减少(用银行存款买电脑)
借:固定资[繁:資]产 (固定资产增加)
贷[繁体:貸]:银行存款 (存款减少)
2、资产增加,负债{练:zhài}增加(去银行借款)
借:银(繁体:銀)行存款 (存款增加)
贷:长期借款 (借款(练:kuǎn)增加)
3、资产澳门银河减少,所有者权益减少{练:shǎo}(比如支付员工工资)
借(繁:藉):管理费用-工资 (费用[练:yòng]增加,最终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,所有者权(繁体:權)益减少)
贷:银(拼音:yín)行存款 (存款减少)
等等,例子我【读:wǒ】举不完,大家可以体会一下。。。
。。。
。。。
。。。
最{练:zuì}后总结一下:
对于企(pinyin:qǐ)业,或者一张资产负债表来说,都是从零开始的。
然后资产负债表上shàng 总共就三类科目:资产类、负债类、所有者权益类
你写的每一笔分录借贷相等,每一笔分录也逃脱不了资产、负债、所(拼音:suǒ)有者权益,你从零写成了一个资产负债表,我就问你:这种情况《繁体:況》下{xià},怎么能不恒等?
本文链接:http://10.21taiyang.com/Health-Conditions/12593435.html
银行自有资[繁体:資]本包括什么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